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51269
日访问量:0

  • 抛物方程Cauchy问题的概率数值解法

    王刚;杨海亮;

    本文在参考文献[3]中提供的抛物方程Cauchy问题解的概率表达式的基础上,给出了概率数值解及其误差分析。

    1988年03期 387-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关于Kotzig猜测的一个结果

    刘峙山;

    1974年Kotzig猜测:若k>2,则不存在这样的图,使得它任意两个顶点之间存在唯一的长度为k的路,本文证明了存在常数c,使对任意k>2,当图G的阶超过ck~2时,Kotzig猜测成立。

    1988年03期 39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十八个宏观矩的宏观确定方程和展场方法(Ⅰ)

    宋金宝;

    本文以十八个宏观矩为宏观确定条件,得到了十八个宏观矩的宏观确定方程。并利用展场方法求得了十八个宏观矩的宏观确定子的近似解。这是Muncaster结果的推广。

    1988年03期 398-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十八个宏观矩的宏观确定方程和展场方法(Ⅱ)

    宋金宝;

    本文将[1]中求解十八个宏观矩的宏观确定方程的展场方法推广到非Maxwell分子情形。结果表明,对Maxwell分子建立的方法及其所得的主要结论仍然适用。

    1988年03期 438-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环型激光器的多模双稳性及多普勒展宽对它的影响

    郭维生;冯启元;

    本文从Haken激光理论中的Langevin方程出发,给出含饱和吸收介质的环型激光器的多模、单模双稳特性;讨论了多普勒展宽对多模、单模双稳性产生的影响,给出了多模时双稳面积随谱线展宽而减小,单模时随谱线展宽双稳面积增大,而当多普勒展宽度达到某一值时双稳面积又随多普勒展宽变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也得到多模双稳面积与模间频差成正比的结论。

    1988年03期 449-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低倍聚光多晶Si太阳电池的研制

    张存生;阎德全;王凤元;马青石;

    本文报道了用50×50毫米~2浇铸多晶Si制成具有密栅、背场结构的低倍(2~5倍)聚光太阳电池,在AM1.5标准光强下,全面积转换效率达到10.2%,有效面积转换效率达到11.46%。在聚光2.73倍时,电池短路电流增益为2.5~2.71倍。在低倍聚光下工作的太阳电池的研制,国内尚未见报道。用多晶硅材料试制成这种电池,有可能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在近期达到20~25元/峰瓦。

    1988年03期 459-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8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共振吸收介质中含时间的非简并四波混频理论

    徐大光;冯启元;

    本文理论分析了在共振吸收介质中光波电场(振幅)与时间有关的非简并四波混频,得到了耦合波方程的精确解。发现在介质中,信号光和探测光的光波电场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且其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得到反射率R和透射率T以及参量过程的转换系数(?)。

    1988年03期 464-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Weibull参数的估算方法

    胡文忠;金国骍;王存;

    本文讨论了Weibull双参数和三参数分布中估算形状参数的若干方法,同时冶出了使用简便、估算精度较高的新方法。

    1988年03期 472-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1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失谐的驻波腔激光器的稳定性分析

    张春燕;冯启元;

    本文将单模驻波腔激光器的半经典的Maxwell-Bloch方程取平均场近似,在腔和原子失谐情况下分析了连续输出激光器出现的不稳定性条件。得到了在好腔近似下,系统总是稳定的;在坏腔条件下,给出了出现不稳定性的阈值。

    1988年03期 478-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具有调制反转数的失谐激光系统中的混沌

    张春燕;冯启元;

    本文证明了失谐的单模单向激光在外加恒定幅度的电场和周期调制反转数的情形下可出现混沌行为。通过调节不同的控制参数得到了随所控制参数下的分叉图,发现失谐量对混沌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在电场强度复平面上的吸引子。

    1988年03期 48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氨基酸突变分数的精细分裂及其实验检验问题

    罗辽复;周宇明;

    本文讨论了氨基酸突变分数的精细分裂,考虑了两种形式的颠换突变和氨基酸分类造成的精细结构,将计算的突变分数值和氨基酸主度资料及信息值资料进行比较,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

    1988年03期 48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分子序列告诉我们什么?——构象功能和进化

    罗辽复;

    本文着重结合我们组的工作,从三方面对分子序列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一是讨论了分子序列与空间构象的联系,二是讨论了在确定生物大分子空间构象的基础上,建立量子的构象动力学的问题,特别探讨了长时标(~10~(-9)秒)运动的可能机理及几种重要的运动形式,三是评述了从分子序列的统计分析出发,研究遗传语言进化问题的新近进展。

    1988年03期 494-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6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简讯

    白培光;

    <正> 我校物理系超导研究组在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已于4月25日制成起始转变温度125K,零电阻84K的铊钡钙铜氧超导新材料,以后不断改进工艺,零电阻温度已提高到108K,並正在继续改近,他们采用了和国外报道的不同的材料和独创的工艺,除零电阻略

    1988年03期 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含硫希夫碱配合物的研究(Ⅴ)——邻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萘甲醛的含硫希夫碱与Sn(Ⅳ)的配合物合成和性质研究

    戴寰;史淑芬;余宝源;孙逸芳;

    以S-甲基二硫代肼基甲酸脂衍生出的两个含硫希夫碱——邻羟基苯甲醛希夫碱((?)_(-CH=NNHC(S)SCH_3)~(-OH))和邻羟基萘甲醛希夫碱((?)_(CH=NNHC(S)SCH_3~(-OH))为配体,和SnCl_4合成了1:1和1:2(M:L摩尔比)的螫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电导、磁性、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波谱等物理性质,并在这基础上提出了配合物的结构。

    1988年03期 507-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15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PMBP/苯-异戊醇萃取三溴偶氮補光度法测定奶粉中微量稀土

    何久康;代秋波;

    本文研究了用PMBP/苯—异戊醇萃取分离奶粉中常见元素、富集稀土元素、用三溴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的各种试验条件,用拟定的方法测定奶粉中微量稀土元素含量,通过回收法试验所得结果证明方法准确度高,可以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检验。

    1988年03期 51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用非同位素标记的pAV 401探针进行分子杂交鉴定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张鹤龄;Ilse Balbo;Luis F.Salazar;

    用Eoehringer Mannheim Biochemica的pAV401探针,以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了马铃薯和番茄中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试验表明当用探针浓度为200ng/ml, β-半乳糖苷酶为100 mU/ml,即酶结合物稀释至1:100时,可以测定出提纯PSTV—RNA最低浓度为390pg/斑点,感染PSTV的马铃薯和番茄叶片汁液最高稀释浓度为1:128。样品提取方法试验表明,以酚法教果为最佳。健康马铃薯汁液对提纯PSTV—RNA鉴定效果无明显影响。样品汁液在稀释前予先变性对提高杂交效果无明显作用。本文对Boehringer pAV401探针检测PSTV的灵敏度,所用探针浓度以及显色系统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1988年03期 515-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内蒙古乌梁素海鸟类区系及生态分布的研究

    邢莲莲;杨贵生;张永让;郭砺;李喜和;

    乌梁素海为内蒙古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00多平方公里。这里水草丛生,芦苇繁茂,有充足的食料和隐蔽条件,为众多的游禽和涉禽提供了栖息条件。该地有鸟类124种,隶属于75属35科14目。其中夏候鸟64种,旅鸟41种,留鸟19种。5种为内蒙古鸟类分布新记录。这些鸟分布于5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由于湖底沉积,湖水变浅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严重冲击,使得这里初级生产力发达,次初生产力不足,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失去平衡,其演替的过程可能是芦苇潍以至盐化荒漠。目前,鸟类区系正在逐步走向贫乏,一些大型鸟类如疣鼻天鹅、斑嘴鹈鹕、灰雁、白鹭、苍鹭等明显减少,白头鹞等猛禽几乎绝迹。

    1988年03期 524-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279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 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的温度反应

    宋炳煜;吴雨华;宫玉梅;

    本文对西伯利亚杏的温度反立做了初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西伯利亚杏的抗热性并不高,其叶片致死温度仅为49℃,西伯利亚杏主要是通过强烈的蒸腾降低其叶片温度,使其叶片温度保持在20—30℃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来适应沙地夏日的高辐射高温的。它是属于“叶温低于气温类型的植物”。

    1988年03期 535-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PSTV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布

    马秀芬;卢美霞;张鹤龄;

    我们应用往返电泳和银染色测定了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布。结果发现在休眠块茎的顶部、髓部和脐部均含有PSTV。试验表明同一植株的不同块茎以及同一块茎的不同部位中PSTV的浓度是不同的。打破休眠期后,PSTV浓度明显增加。试验证明通过往返电泳和银染色能够迅速和准确地测定块茎不同部位中存在的低浓度PSTV。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作为诊断马铃薯块茎中的PSTV一种常规检验技术。

    1988年03期 539-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一个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程序的设计及其试用情况分析

    刘令宜;刘令中;

    本文介绍了一个应用于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思想和试用情况分析。这个程序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方便性和安全性。软件设计使该程序不仅完全适合一个不懂计算机的用户使用而且可以避免用户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操作失误。该程序解决了森林统计表过宽难打印的问题,使表格可一次打出,不必两次打印再粘贴。文中还介绍了这一软件在克什克腾旗森林资源统计中应用后情况分析。

    1988年03期 5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磁场处理对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王松滨;张玉仙;黄文德;

    <正> 序言近些年来,经磁化处理过的水(为通俗起见,以下通称为磁化水)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医疗卫生部门,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科技界的普遍重视,引起人们从物理学和化学角度对磁化水的特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的测量和研究,揭示出水经磁场处理后有许多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异常变化,但由于各地区水质不同和测试条件差异,所得结果差别较大,这种分散性给研究磁化水的作用机理增加了困难,同时也影响磁化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1988年03期 550-551+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内蒙古八种锦鸡儿染色体数目初报

    张寿洲;

    <正>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细胞分类学自E.Kreuter 1930年对该属模式种C.arborescens(Amm.)Lam.报道,截止目前已有23种植物进行过研究。其中二倍体种(2n=2x=16)的植物有19种,四倍体(2n=4x=32)的植物有2种,种间多倍体(2n=16,24,32)的有2种,在这种基础上,作者就内蒙分布的锦鸡儿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

    1988年03期 552-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62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 生物素标记的PSTV互补DNA探针分子杂交的研究

    张鹤龄;曹先维;Ilse Balbo;L.F.Salazar;

    <正> 用~(32)P标记的互补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是基因重组和分子克隆中常用技术,然而由于~(32)P的半衰期短,从而为供应和保存带来不便,致使这一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国内外均十分重视研究应用非同位素标记DNA探针的技术。我们用Biotin—11—dUTP(Bethesda Research Laboratories)以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标记了pST-B14和pST-B5 DNA中的PSTV cDNA插入顺序,制备出生物素标记的DNA

    1988年03期 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