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154
日访问量:1

  • Hamilton算子的广义弱预解收敛性

    彭正卿;侯国林;

    引入线性算子广义弱预解收敛的定义。进而,讨论了稠定闭线性算子弱预解收敛与广义弱预解收敛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辛自伴无穷维Hamilton算子广义强弱预解收敛等价性的证明。

    2022年01期 v.53;No.24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12 ]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0 ]
  • 一类三阶边值问题的有限谱

    宋宇;郝晓玲;

    基于偶数阶边值问题的有限谱以及简单形式三阶边值问题有限谱的研究方法,研究一类系数中含有复数i的三阶边值问题的有限谱,并且得出此问题至多有2m+1个本征值。

    2022年01期 v.53;No.241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Banach*-代数框架下的Hamilton算子

    薛瑞瑶;侯国林;

    给出了Banach~*-代数(包括C~*-代数)框架下的Hamilton算子的定义,得到了Banach~*-代数乘积空间上的广义辛单位算子和Hamilton算子的一般形式,并且举出了具体的广义辛单位算子及相对应的Hamilton算子的例子。

    2022年01期 v.53;No.24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线性关系Drazin逆的一些基本性质

    张强;黄俊杰;

    主要应用空间分解方法研究了定义在Banach空间X上的线性关系T的Drazin逆的唯一性和表示,此外还给出了T与其Drazin逆有关的一个分解。

    2022年01期 v.53;No.241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23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1 ]
  • InxGa1-xN/ZnSnN2应变核壳球形量子点中杂质态的结合能及光致电离截面

    张莉雅;石磊;闫祖威;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研究了应变核壳球形量子点中杂质态结合能及光致电离截面随核半径、壳半径以及不同杂质位置的变化关系,并与不考虑应变时的结果作了比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杂质位置d=R_1时杂质态结合能随核半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壳半径增大单调递减;杂质位置d=(R_1+R_2)/2、R_2时,杂质态结合能随核半径增大单调递增,但随壳半径增大而单调递减;光致电离截面的峰值强度在不同杂质位置下均随着核半径增加而增大,并伴随着峰值位置出现红移或蓝移现象。此外,应变效应对结合能及光致电离截面的影响显著,并且其影响也明显依赖于杂质位置。

    2022年01期 v.53;No.241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89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4 ]
  • 团簇Co3MoS催化析氢密度泛函研究

    王智瑶;方志刚;王洁;秦渝;吴庭慧;井润田;王倩;

    为了弄清团簇Co_3MoS微观层面的析氢作用机理,探究其析氢的机制,本文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在B3LYP/Lanl2dz水平下,运用Gaussian09对团簇Co_3MoS进行运算分析。并结合团簇Co_3MoS的HOMO图、水分子LUMO图、前线轨道能级差、结合能等数据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构型3~((4))、1~((2))、4~((2))在第一步吸氢反应中表现出了比其它构型较高的反应活性,这些构型能较好地完成电子在它们与水分子之间的转移,并易于吸附氢原子;构型1~((2))、4~((2))在第二步解吸反应中表现出了最高的解吸能力,展示出了最高的催化活性效果,并将氢气更快地析出;最终得出构型1~((2))和4~((2))是团簇Co_3MoS具有优异的析氢能力的关键构型。

    2022年01期 v.53;No.241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9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1 ]
  • 基于序列信息的长链非编码RNA的亚细胞多定位预测

    闫冬雪;陈颖丽;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没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或编码蛋白质的能力极低的RNA分子,它与人类生命活动和多种疾病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lncRNA的亚细胞定位可以为其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证实,lncRNA具有多个位置标记,而现有算法大多集中在识别单个位置标记的lncRNA上。因此,为了识别lncRNA的亚细胞多定位,引入了k-mer核苷酸组成和序列顺序相关因子作为lncRNA的特征向量,采用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最优特征子集,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来预测lncRNA的亚细胞多定位问题。通过5折交叉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准数据集和独立数据集的预测位置覆盖率分别达到87.22%和71.56%。

    2022年01期 v.53;No.241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237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1 ]
  • 蒙辽农牧交错区生态用水盈亏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张萌;张涛;李政海;鲍雅静;张贻龙;邵羽桐;孙婧;

    本研究以蒙辽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气候数据和NDVI数据,通过计算研究区的水热匹配指数和生态用水情况,探讨其生态用水的盈亏格局及其动态变化。以求为蒙辽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问题的改善和修复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近六十年来研究区内水热匹配指数范围是0.5~0.9;(2)整体呈现降水亏缺的状态,亏缺区集中在中北部,且21世纪00年代降水亏缺程度最大,20世纪90年代降水盈余相对较多;(3)近六十年来研究区内整体降水量盈余程度倾向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研究区内水资源亏缺程度较大,大气降水不能满足植被生长发育需求。

    2022年01期 v.53;No.241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249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2 ]
  •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三个等级

    史国锋;张佳宁;姚林杰;赵艳云;丁勇;张庆;

    合理进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可以从宏观尺度上准确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配置分布,是实现草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内蒙古草原194个样方数据,采用CVOR综合指数方法,选定22个指标因子建立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和准则层权重值,分别从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三个等级对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个等级下,准则层中基况和活力两个指标权重均较大,恢复力权重普遍较低。三个等级下,基况准则层中全碳、全磷指标权重普遍较高;组织力准则层中,物种丰富度、功能丰富度、系统发育丰富度三个指标权重最重要。在植被型等级下,草地生态系统状况以警戒和不健康为主,健康所占比例极小;在植被亚型等级下,草地生态系统状况以不健康为主,只有荒漠草原出现警戒状态;在群系等级下,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以健康为主。植被亚型是最适合开展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等级。本研究可为合理开展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进行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2022年01期 v.53;No.241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057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14 ]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草原旅游研究知识图谱量化分析

    阚越;章锦河;李湮;王培家;曹姗姗;

    草原在国民经济和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草原旅游研究对改善草原环境、促进草原发展、维护草原安全,实现草原富集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外草原旅游研究缺乏最新的系统回顾,国内外草原旅游研究焦点和关键科学问题也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聚焦国内外草原旅游研究成果,借助CiteSpace软件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搜集、筛选选取538篇草原旅游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回顾了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国内草原旅游研究的领军学者和主要机构大都来自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热点的历时性变化趋势为可持续发展-草原旅游-生态旅游-对策及保护-旅游干扰-体验式劳动等,研究成果集中于草原资源的开发、保护、测量及评价,研究方法上,更偏向于宏观定性研究,近年来逐渐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注重数据采集和微观测量,利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及熵值法进行更为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国外草原旅游研究的重点是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旅游发展对草原的植被、景观的影响和保护等。研究方法偏向于微观生态和自然,侧重于案例地实验样本数据采集观察对比量化分析。总之,草原旅游的国内外研究重点领域存在差异,国内草原旅游研究应更加注重草原微观生态自然领域的细化研究,进一步探究旅游活动对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评价。除内蒙古外,国内其它草原资源富集的省(市)也应重视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通过旅游发展实现牧区社会发展、牧业持续高效、牧民社会福祉水平全面提升。

    2022年01期 v.53;No.241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2K]
    [下载次数:1964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13 ]
  • 白云鄂博矿区外围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季节变异

    关海波;李金霞;王静;牟艳军;张卫青;

    地面节肢动物是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为加深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的认识,采用陷阱法分别于夏(7月)、秋(9月)两季开展野外调查,对白云鄂博矿区外围荒漠草原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主要类群的季节变异进行初步探索。结果如下:(1)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6203头,隶属2纲7目33科,优势类群为蚁科、步甲科和长奇盲蛛科。(2)夏、秋两季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夏季地面节肢动物密度(density)和类群丰富度(richness)显著高于秋季,而均匀度指数(Pielou index)的规律刚好相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两季节差异不显著。(3)不同类群的季节变异模式存在差异,蚁科、虎甲科、叶甲科等类群的密度夏季显著高于秋季,但象甲科、长奇盲蛛科等类群密度秋季高于夏季。研究结果为探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年01期 v.53;No.241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244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4 ]
  • 戴瑞奶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张晓然;张立果;贾俊欣;郑重;李光鹏;苏小虎;张立;

    乳腺上皮细胞系是研究动物泌乳调控机制的理想细胞模型。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结合差时消化法,分离纯化了戴瑞奶绵羊乳腺上皮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基因表达检测和细胞染色体数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乳腺上皮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形”或“多角形”,细胞生长周期符合一般生物学规律且细胞染色体数为2n=54;细胞稳定表达CK7、CK8和β-casein基因,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也显示细胞表达CK7。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戴瑞奶绵羊乳腺上皮细胞系,为奶绵羊泌乳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2年01期 v.53;No.241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253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1 ]
  • 基于Python分析中老年人群多重慢病患者现状的研究

    张朋;张露文;郭改枝;

    随着我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为预防多重慢性病的发生并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更好地实现健康中国2030,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CHARLS)数据为基础,选择性别、年龄、城乡分布、是否识字、婚姻状态及慢病情况等多维变量,使用Python编程进行统计及卡方检验,分析中老年人多重慢病患者疾病构成和多重慢病的组合,得到多重慢病的患病率与人口年龄和城乡分布有关。该研究结果希望可以引起人们对慢病及多重慢病的高度关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同时为减轻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2022年01期 v.53;No.241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182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6 ]
  • SDN环境下基于动态阈值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孙涛;蔡江涛;郭政杰;张俊星;

    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改变了传统网络中数控结合的局面,简化了网络管理。然而,SDN面对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时也显得捉襟见肘。探讨了SDN环境下基于动态阈值的DDoS攻击检测问题。通过SDN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触发检测和深度检测相结合的DDoS检测机制。该机制先根据收集到的流量状态计算网络环境的熵,并根据网络条件推导出一个动态阈值来进行粗粒度的异常预警。深度检测在预警信息后启动,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算法进行判断环境是否遭受到DDoS攻击。最后通过仿真环境实验表明,该机制可以有效的检测出环境是否遭受攻击,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2022年01期 v.53;No.241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481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11 ]
  • 路基初始含水率对多年冻土路基水热特征及冻胀变形的影响研究

    于艳春;毕佳俊;李高升;王永涛;

    多年冻土路基水热特征与冻胀变形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寒区道路冻害成因分析、道路工程设计及冻害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藏公路某典型冻害地段为研究对象,应用含相变冻土路基的水热耦合与冻胀变形理论模型,对周期边界条件下路基初始含水率对多年冻土路基水热特征及冻胀变形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季节性气候变化的条件下,随着路基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路基和坡脚位置的多年冻土上界面逐渐上升,路基边界处的冰含量逐渐增加。当路基初始含水率由12%增加到36%时,4月份的路基中心和路肩处冻胀变形量依次增加了17.4mm和20.6mm。此外,路基内初始含水率的变化对路基各边界表面位置冻胀变形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路基路肩、路基中心、路基坡脚和天然地表。

    2022年01期 v.53;No.241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575 ]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13 ]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致谢2021年审稿专家

    <正>我刊连续第八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此次入编2020年版(即第9版)综合性理工农医类的核心期刊。办刊取得的成绩,是编辑和历届编委共同努力获得的成果,也是每一位审稿专家对稿件学术质量严格把关的结果。在此对所有为《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2年01期 v.53;No.241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26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